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明确提出“发挥人民政协作为专门协商机构作用,健全深度协商互动、意见充分表达、广泛凝聚共识的机制”的要求。为有效发挥政协协商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重要作用,人民政协要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健全完善协商制度机制、强化数字赋能、优化协商平台建设和营造浓厚社会协商氛围,为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发出更多“政协声音”、贡献更多“政协智慧”、汇聚更多“政协力量”。
进入新时代以来,重庆市政协牢牢把握人民政协为人民这一价值立场,积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立足地方实践,因地制宜,推动政协协商与基层协商协同配合,不断深化实践和探索,为服务社会治理现代化贡献力量,形成了“渝事好商量”和“委员工作室”的协商履职平台,打造“中国式商量”的重庆篇章,形成了地方政协以政协协商参与并推进基层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经验案例。
健全完善制度机制,提供政协协商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稳固支撑。政协协商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是一个过程性问题,在推进制度机制改革之中,要始终做到“三个更加注重”,运用好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贯穿改革的全过程,持续深化政协协商制度机制建设,构建起系统完备、运行有效、科学合理的政协协商制度机制。一是健全广泛参与和发展机制,做到广开言路、广纳民意,探索全方位、立体式听取、反馈民众意见的方法,鼓励各界别委员走入基层,倾听群众声音,使人民群众密切关注的社会治理问题在政协协商之中得到充分体现。二是健全奖励激励与创新机制,在一定范围内选树并表彰一批尽职履责的政协委员,并加强宣传报道,发挥榜样模范作用。三是健全成果运用与转化机制,建立协商成果转换与落实、治理结果反馈评估、协商经验全平台传播等机制,让协商成果发挥其真正作用,真正发挥好政协协商的实践效能,切实以政协协商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
强化数字技术赋能,丰富政协协商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现方式。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推进数字中国建设,数字化发展是现代化发展的题中之义,也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然要求。各地政协积极探索数字政协、智慧政协建设,进一步实现履职现代化、智能化。在社会治理中进一步发挥好政协协商作用,需以数字化赋能人民政协,切实提升人民政协履职实效。一是要解决“有没有”的问题,通过构建运行高效、系统稳固、方便快捷、设计合理以及涵盖各界别群众的网络平台,如app、小程序等,收集群众“心愿”,并及时将数据反馈到政协参与社会治理的过程中。同时要将网络平台与线下平台相融合,构建“线上 线下”双线互动、融合互补的协商议事平台体系,实现线上协商与线下协商同步推进,同时将应用范围扩展到各级各地政协,推动各地政协的联动履职,实现数据信息互享,形成各地政协良性互动、联动协商的良好工作局面。二是要解决“好不好”的问题。建立健全完善的数字化培养体系,构建长期性、差异性的数字化教育体系,做到覆盖各个年龄段的政协委员及相关工作人员,不断提高政协委员的数字认知和专业水平,有效推进数字思维和科学方法贯穿于政协履职全过程,发挥现代信息技术的功能和优势。三是要解决“优不优”的问题,确保数字政协和数字协商在法律监管下运行并提升公众理性思维能力,引导公众理性开展网络协商,推动网络协商的健康发展。预防安全隐私、数据信息泄露等问题,提高政协委员保密意识,有效防范风险。
优化协商平台建设,打造政协协商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特色品牌。近年来,各地政协根据地方特色和实践,形成具有本地特色、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协商模式,如重庆市政协构建“渝事好商量”协商模式。优化政协协商平台就是以建设协商议事平台为抓手,助力解决基层社会治理问题。一是要对标对表建设好“委员工作室”。根据所在地区治理需要、群众需求,打造多元化的“委员工作室”,发挥好不同界别委员的专业特色和行业号召力,同时发挥有条件、有专长的委员个人资源优势,助力提高社会治理的专业化水平。二是充分发挥“有事好商量”的协商模式。以协商来助力化解各类问题纠纷,是引导群众理性有序表达诉求的重要途径。通过采取多样化的协商手段,围绕人民群众急难愁盼的和社会治理的突出问题,做到协商于决策之前,特别是着重在协商选题上下功夫、深入现场调研,将前期调研、选题的意见建议汇聚起来,广泛汇聚民意、形成一致意见。三是要强化协商平台功能建设。在新形势下因地制宜推进协商平台功能的建设与升级,围绕不同的目标,打造本地区所需的功能,及时反馈平台功能是否聚焦特定板块发挥作用,同时对平台功能加以升级和创新,激发基层政协履职的活力和创造力。
营造浓厚协商氛围,筑牢政协协商助力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坚实基础。浓厚的社会协商氛围产生于协商实践,反过来又影响着未来的协商效果。人民政协要以加强政协协商的品牌建设、树立良好社会形象和培育有事来协商的社会文化氛围为抓手,扩大政协协商的知名度。一是要加强政协协商的品牌建设与宣传。人民政协要结合地方文化特色加强协商品牌建设与宣传,如重庆政协深度挖掘“重庆城市精神”内涵,找准重庆社会治理的“关键节点”,以红岩精神等红色文化培育形成“渝事好商量”特色品牌,不仅实现地域文化有效赋能政协协商,同时也有助于在社会和民众之间传播,扩大品牌影响力。二是要树立政协协商的良好形象。政协委员要更好地联系群众,善于发现并通过协商这一非强制性手段助力解决社会治理中所出现的各类问题。三是要培育有事来协商的社会文化氛围。协商是一种方式,更是一种文化,要发挥好政协协商在推动社会治理现代化中的优势,转化成有事来协商的社会文化氛围。要不断丰富拓展政协委员的工作形式,营造更加宽松、活跃的民主协商氛围,同时也要持续调动基层群众参与政协协商的积极性,聚焦基层社会实践的具体场域,大力开展“院坝里的协商”“社区里的协商”,找准不同场域的治理关键,采取对应且行之有效的协商方法,广泛形成有事多商量、遇事多商量、做事多商量的社会协商氛围。
(执笔人:孟东方,重庆市政协“新时代人民政协理论研究基地”主任、重庆师范大学教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