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著名实业家周学熙为振兴民族工业,于20世纪初创办北洋实业,资本总额达1600余万元,从此成为实业巨子,与南通著名实业家张謇齐名,号称"南张北周"。参考近代工商业史料,周学熙筹措北洋实业这笔巨款主要通过以下三种方式。
一、将省库—天津官银号银行化
天津官银号,亦称"天津银号",周学熙为督办,当时是为征收各种税金在拨用前暂时储存而设的机关银库。由于金融组织是实业的先导和后盾,周学熙主张建立一个统一健全为发展实业服务的金融机构。
首先,把各衙门局,所存储之该号的库款变为存款,利用自己掌管北洋银元局之权,把北洋银元局余利一部分充当官银号资本,另利用掌管长路盐运使司之权,将盐斤加价多增收入挹注于该号。其次,天津官银号为兴工振商,于1904年3月先行印发纸钞30万,后又发行银两票、银元票、铜元票、银票在社会上流通。最后,招揽社会存款,积沙成山,制定多种存储方式,发动社会各行各业人士踊跃存款。
由于大量岁入公帑之拨储和各类公私存款之开设,自然使天津官银号的财力日丰。
二、银行资本向工业资本的转化
周学熙为支持发展北洋实业,把天津官银号积累的大量资金变作经营货币资本,充当债权人和债务人的中介信用机构,添设商务柜—经营贷款,由银号向工厂拨借资本。从1907-1908年,周学熙为创办启新洋灰公司、滦矿和滦州矿地公司、京师自来水公司等,大约从天津官银号贷拨股本银117万两。在其带动下,各公司在一年内即分别招齐各自的股款,其总额约计692万两,形成“官商联资体制”。伴随官银号的金融资本投资于启新洋灰公司、开滦矿务局,促进了水泥、煤炭工业的发展,使周学熙资本集团攫取了高额利润。
三、工业资本折聚银行资本
周学熙为抵制外资侵略,不断扩充聚集新资本,以发展、壮大民族资本新企业。因此,在1907年7月《洋灰公司创办章程》规定:“除官利及酌提公积外,按十四成分派。以一成报效北洋兴办实业。” 1912年在开滦两矿《联合办理合同草案》上也特别载明:“股东分利满十五万镑之后,先提十五分之一,归直隶兴办实业之用。”数目相当大的公积金都投资到其他企业中去。这样一来,工业资本又折过头来开始向银行资本转化了,形成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相互结合。
周学熙为了扩充实业银行的金融,又沿用了他在清末兴办北洋实业的办法,招揽社会存款与发行纸钞:一为设立有奖储蓄部,推行十五午为期的有奖储蓄;一为取得了"龙马"图案钞票的发行权,该钞票在唐山开滦和启新矿场上流通。
由于工业资本与银行资本的结合,使工业资本更为集中,成为发展工业的后盾。如1922年唐山、卫辉两纱厂的创办,第二年为扩建卫辉发行180万元的公司债券,以及耀华玻璃公司中比合资建设提供60万元的资金,都是这二者相互结合结果、正是由于这两种资本的结合,才使一个囊括十几个企业公司,资本额高达4000多万元的周学熙资本集团得以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