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工党市委会 刘彦慧
我市实施“十项行动”以来,出台稳经济运行33条政策措施,搭建多维度平台载体,广泛激发市场主体活力,推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市形成了广泛共识。多年来,我市积极推动民营经济统计工作提质增效,但仍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统计基础不牢。部分民营企业受市场供求因素影响,难以形成前瞻性信息统计机制,加之企业的经营地点、统计专员变更频繁,加大了数据跟踪、归档、分析、反馈难度。另一方面以移动商贩为代表的个体工商户具有人员流动性强、经营信息变更快,停业后不及时注销等数据统计难点,导致实际经营户数与登记注册户数出入较大,民营经济基础数据精准度、归总率欠佳。
二是统计口径繁杂。政企数据共享及管理的标准化认定相对空白,尚未建立信息登记、查询、处理、反馈的一体化互通机制。例如,工商部门的登记注册中存在“其他有限责任公司”这一类别,很难清晰判断“其他”是“国有”还是“民营”,重复注册现象屡屡发生。同时,财政税务部门与其他部门的信息共享力度不足,尚未采用行业产业复合分组模式,致使民企数据更新不及时、统计方式较为粗放等问题长期存在。
三是统计质量不高。多数民企对统计工作不够重视,企业数据权责制度规范不清晰,负责人员对统计指标理解不到位,缺乏数据产权价值和数据流通安全的专业认知,企业基础数据缺失隐患突出,阻碍了数据管理助力企业降本增效的作用发挥。
为此,我们建议借助“数据实力”将数据要素深度嵌入提振民营经济的决策部署中,以统计工作数智化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一)夯实数智基础,建立与民营企业的“良性互动”。一是健全政商“数智化”沟通机制。进一步扩大各层级领导包保服务民营企业名册范围,持续性完善各级政府部门领导、属地街道领导主动走访民营企业的工作机制,坚持开展常规性、专题性线上线下摸底工作,详尽掌握民营企业生产经营、地址变更、重大事项等第一手信息。二是努力形成“自上而下”的专项督查和“自下而上”的反馈机制。在民营经济基础数据的采集过程中实现“闭环管理”,破解民营企业信息中存在的互信、确权、流通、定价、监管等难题,着力解决数据收集整理过程中的“中阻梗”。
(二)整合数智资源,实现平台化模块管理。一是健全政府部门间“数智协调”机制,强化机构代码、行业代码、注册类型代码的编制与运用,整合联通各部门现存数据处理系统,打造“链条式”部门信息联动平台;二是将行政审批部门、市场监管部门、税务财政部门和工商联纳入平台用户范畴,扩大信息共享的覆盖面,拓宽信息获取渠道,释放多部门共同管理民营行业数据、监督民营企业经营规范的数智优势;三是探索建立“政府主导、多方参与”的多元化信息数据库,推动民营经济加快数字化转型。
(三)规范数智管理,提高民营经济数据质量。一是由各职能部门牵头,每年定期组织“数据填报专题培训”,同时根据民营企业统计工作的实际情况,综合各部门职能,跨部门调配专业人员,设立民营企业专项统计工作组,明确各环节专人负责制,确保原始数据搜集、归总、分析的精准度和可靠性;二是搭建“民企统计数智库”,健全原始信息录入标准、完善统计台账及财务报表的审核机制,增强统计人员规范操作意识,坚持不迟报、不漏报,确保源头数据的真实性、全面性、溯源性,激发民营经济数据的内生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