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天津市人民政府发布了“关于支持天开高教科创园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为天开园的发展奠定了政策基础。我逐条研读了34条政策措施,觉得非常有含金量,政策的设计可以与先进地区大学园区的政策并驾齐驱,我非常赞同。
我来自天津大学精仪学院,2020年受学校委派到四川省成都市创建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两年多的时间,研究院从白手起家到初具规模,现在已经发展成为有5000平方米的研究院总部、百名员工、引进了17个团队、孵化了7个科技公司的新型研发机构。创业艰难,酸甜苦辣只能自己品味。我在创业的过程中得到了成都市和天府新区政府各方面的帮助,特别是他们对于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柔性”,让我获益颇多。我今天就这个题目谈一谈自己的感受,对天开园今后的发展提一些建议。
我认为,政策一定要体现“刚性”,操作一定要体现“柔性”。所谓政策的刚性,就是政策一定是明确的,可操作的,公平的,有预期的,诚信的,可兑现的。所谓操作的柔性,就是在政策的实施中要体现以人为本,要为创业的人、企业服务,要随外界条件变化而变化,具有更多的适应性和实时性。实施政策不能固化,要实事求是,顺势而为,既要符合当前的需要,更要具有前瞻性。总之,就是要顺应人的发展,企业的需要来实施政策,不能机械,更不能僵化。据此,对天开园下一步政策的实施提几点建议。
一、创新转化,企业为本。天开园的主要功能是策源、孵化、服务,核心是人,是企业。在各地大学科技园建设与发展历程中,定位规划、政策制定与实施,其重要的成功经验之一无不体现出:“以研发团队为主导,以人才服务为重点,以帮助科技公司生存发展”的核心理念,所以,政策制度、实施办法和管理流程,顺应人和团队、企业实际需求,不僵化、不形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面对科技成果孵化过程的复杂性、不确定性,园区有各种层次的创新创业品牌活动,对不同的项目,项目的不同的阶段,都能给予所需要的服务,多服务,强服务,灵活服务。
二、放水养鱼,静待花开。以大学科研成果为主要技术来源的大学科技园,项目团队和科技公司,基本上是处于应用研究与技术产业化最初的阶段,基本不具备盈利能力和漂亮的财务数据。基因很好,但是项目的技术应用与产业化还处于极其稚嫩状态,非常需要进入一个孵化的柔软的环境。成功的科技园,都是长期精心打造,多方不断突破创新,不断纠错不断迭代,形成科技成果孵化的“花园水池”。要持续不断放水养鱼,出台的政策中更多应是雪中送碳的做法。只有用无心插柳、静待花开的心态来服务企业的成长,才能换来绿树成荫、花开满园的效果。
三、善待人才,暖心服务。实施柔性的人才政策,尤其是天开园建设的前3年,尤为重要与急迫。对人才的鉴定不能僵化,要灵活,如在年龄的限制、职称的要求、是否在天津交社保的问题,所交社保的时间,都不能一概而论。要有柔性实施办法,在买车、买房、创业空间租赁、社保缴纳期限的要求,都可以选择放宽。目的只有一个,让成果的初创者得到认可与激励,留在天津,留在科技园,留在项目的孵化与工程产业化的过程中。
四、善用补贴,引领示范。政府资金要用在什么地方才能产生最大效益是需要权衡的问题。一是要将政府补贴投到初创企业和创新人员身上。对前1-3年对进入园区的科技团队与中小微科技公司实施直接免房租等政策。二是由政府补贴引路,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当代科技园已经发展成“政产学研用金媒”多方资源集聚的平台,这就需要体系化的政策措施的实施,而且需要具有柔性化的操作。三是对政府补贴资金的效益检验要更加柔性灵活,要算大帐,算总账,算长远账。政府补贴资金只对有前景的项目孵化转化进行补贴,这其中,既体现政府资金的导向,更需要柔性操作的理念和方法。
发言人:何明霞,市政协常委、提案委员会副主任,民进市委会常委,天津大学精密仪器与光电子工程学院教授、天津大学四川创新研究院院长
|